(一)软管灌水技术
软管滴灌是一种适合于温室、大棚、小棚、地膜覆盖栽培蔬菜的灌水技术。它具有设备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省工省水、灌水后土壤不易板结、不明显增加空气湿度等优点。
1.软管灌水方法及特点软管灌水方法实际上是采用低压管道或保护地中水箱供水,田间采用软管作为输水和灌水设备来实现对田间灌水的方法。根据软管在田间出水方式的不同,通常把软管灌水分为移动式软管单孔畦沟灌水方法和软管开小孔灌水方法等。
软管开孔灌水技术与地面其他灌水方法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省工由于软管移动方便,相对于一般畦沟灌水而言,用于修筑地块中的埂量相应较少。因此,省工,其用量见表3-10所示。
(2)省水由于软管输水设备、方法很容易移动至灌水区域,因此相对而言,灌水均匀度很容易控制,具有省水的优点,其用水量见表3-10所示。
(3)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便于操作直径25毫米的软管单带单价大约为0.18元/米,在200米2的温室大棚内,从压力水箱到管道系统全部装置只需投资150元左右,农民完全可接受。由于结构简单,只需拧开阀门,控制好压力,就可进行灌溉。
2.软管灌水技术主要部件:整个灌水系统由水源、过滤器、阀门、干管、支管和软管带组成(图3-21)。干管和支管可用塑料管、塑料软管或橡胶管。软管带材料为高压低密度聚乙烯,管直径为φ15、φ20、φ25、φ40毫米,管长50米以内。软管带可放在地膜覆盖的下面,也可露置,直接放在土壤表层两株的中间,根据棚室内温湿度和作物的生长期而定。
(1)软管灌水技术方式及技术要素软管灌水技术的灌水形式按出流状态通常有单孔直接出流畦沟灌水、软管开孔洒水型灌水和软管开孔喷雾型灌水三种形式,其要素指标如表3-11所示。
(2)软管滴灌软管是一种不使用滴头,而在塑料薄壁管上打孔,直接向田间输水灌溉的一种滴灌毛管。据在北京等地试用,可比一般沟畦灌溉增产5%~18%,增收19%左右。
保护地中软管滴灌常用网络形式见3-12。
(3)单壁软管滴灌技术要素
①管材:软管的材质是聚氯乙烯,管直径φ16、φ20、φ25、φ32毫米等数种规格,畦沟较短时管壁厚度选0.04~0.1毫米,流量为13.5~21.6升/(小时·米),稀植蔬菜取值宜小,密植的可选用流量较大的软管。
②布置:采用每畦双行单管式供水,即一畦2行作物,在中间放置1根软管供水。
③水源:用于软管小孔灌溉的水源一般流量较小,可选用自来水、水地或水箱作为灌溉水源。
(二)保护地中果园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
保护地中果园有多种灌水方法,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可采用喷灌、滴灌,但对大多数地方,仍然采用地面灌水技术。传统的果树地面灌溉一般有坑灌、格田灌溉等,节水型灌水方法主要有环灌、沟灌、穴灌等。
1.坑灌坑灌是在每棵果树周围,用田埂围成圆形和方形坑,从输水沟引水灌溉,方法简单,但土壤水分仅湿润树根部土壤、土壤易板结、灌水效率不高。
2.分区灌溉将果园以树为单元用土埂分隔成方形的小区引水灌溉,该方法具有湿润范围大、灌水均匀的优点,但用水量大,易造成土壤板结。
3.移动式小孔灌溉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可采用该法,它是在管径为25~50毫米的塑料管上按果树的株距打孔,灌水时将管铺设到田间,喷水灌溉,它可以省去开沟引水,节省劳力,也便于机械化耕作。
4.穴灌它是在树冠外围的不同方向,挖直径30厘米左右、深40~60厘米的穴,对穴灌水的灌溉方法。穴以不伤粗根为宜,穴的个数根据果树的树冠大小而定,一般为4~12个,灌后将土还原。此法灌水经济,当与软管输水结合使用时,更能显示出该方法的优势;且其湿润根系范围宽而均匀,不会造成土壤板结。
5.塑料袋穴渗灌用直径3厘米、长10~15厘米的塑料管,一端插入容量为30~35千克的塑料袋(可用旧化肥袋代替)中1.5~2厘米,并用细铁丝绑扎固定,另一端削成马蹄形,并适当用火烘烤,留出直径约1.5~2毫米的小孔,以控制每小时出水量2千克左右(每分钟110~120滴)为度。在树冠投影地面上挖3~5个深20厘米、倾斜度25°的浅坑,把塑料袋倾斜放入坑中,注意先把塑料管埋入30~40厘米以下的土壤中。把水(或水肥混合液,如0.03%的尿素)从管中渗出灌溉果园,这样水肥从穴中渗出,灌溉效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