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项目示范点通过现场测产验收
2010年6月26日上午,根据六安市金土地农业科普示范园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申请,六安市农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安徽省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的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项目点进行现场测产验收。项目现场分为旱地旋耕栽培区和稻茬露地免耕栽培区,总面积83亩。
测产结果如下:
1、旱地旋耕稻草覆盖栽培区随机取样3个点,种植行株距0.5cm×0.3cm,平均每株结薯12.6个,平均单株块茎重0.984kg,最大块茎重0.385kg,理论亩产4373.55kg,按80%折合实际亩产3498.8kg;
2、稻茬露地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区随机取样3个点,种植行株距0.5cm×0.3cm,平均每株结薯7.2个,平均单株块茎重0.942kg,最大块茎重0.320kg,理论亩产4188.76kg,按80%折合实际亩产3351kg。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392cf30100krr5.html) - 我所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项目示范点通过现场测产验收_安徽马铃薯_新浪博客
本次测产专家组成员分别为安徽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主任王亚林研究员、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所长张其安研究员、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刘童光副教授、六安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李景军副主任、六安市金安区蔬菜办费本龙主任,其中王亚林研究员为专家组组长。参加此次测产活动的还有安徽省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王俊修主任、傅凯斌科长、安徽省农委科教处张伟主任,以及六安市农委主任、金安区区长等有关领导和同志。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董玲副所长、廖华俊主任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此次测产活动。
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近年来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淮平原区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子专题“稻草覆盖马铃薯关键技术研究”和安徽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稻田免耕马铃薯稻草全程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资助下,针对安徽区域气候特征和土壤类型对稻草覆盖马铃薯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适宜江淮地区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品种筛选”、“江淮地区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研究”、“江淮地区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播期、覆草模式研究”、“江淮地区稻草覆盖马铃薯秸秆还田效果研究”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为此次马铃薯稻草覆盖取得丰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6月26日
|